∷ 

位于潍坊峡山区的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会聚710余名科研人员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的“北大力量”

   7月19日,大众日报潍坊新闻版面,头条刊发稿件《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的“北大力量”》,报道研究院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7月14日,头顶烈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副研究员冯铃洋,穿梭在潍坊峡山区一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洁田模式的田地里。这片田地刚打完除草剂,冯铃洋来看看效果。“别看这是两种作物,却用了同一种除草剂。”冯铃洋告诉记者。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位于潍坊市峡山区。该研究院通过研发抗除草剂的玉米新品种,解决了不同作物间作的除草难题。今年将在去年种植作物1万亩基础上,扩大到30万亩。


  不仅是玉米新品种,该研究院还获得了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体系的保持系候选株系,在杂交育种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而这两项新成果,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近年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按照“基础教学在北大、科学研究在潍坊、成果转化在山东”的运行模式,围绕现代农业重大科学前沿、关键技术、全产业链集成创新,聚力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助力乡村振兴。


  抗除草剂的玉米新品种由邓兴旺院士带领团队研发。除此之外,该研究院还瞄准全球顶级农业高校,靶向引进了一批解决农业技术难题的顶尖科学家,已会聚710余名科研人员,获批创建全省唯一的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引进38名课题组负责人,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


  番茄种在阳台上,既能吃又能观赏,植株仅40多厘米高,这是潍坊坤泰沃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种植的新品种。这种盆栽番茄由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研发,双方通过合作,试验种植樱桃番茄组合600余种。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正式启用两年来,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扶持文冠果产业,近几年,该研究院一直通过技术手段帮扶产业里的龙头企业。“帮助他们鉴别品种的真假,进行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繁殖,做大产业化。”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平台负责人邓云说。


  位于潍坊峡山区的潍坊有机生姜融合创新产业园,年培育脱毒姜苗100万株,年产有机生姜2400吨,年产值7200万元。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离不开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专家的定期指导。每到周末,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的专家都会到潍坊各县、市、区转悠,问需于企,并召开对接会,组织技术人员上门。像这样的免费指导,该研究院每年都要进行上百次,科研人员们奔走在田间地头、企业间,为乡村振兴助力。


  立足潍坊、服务全省,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与多家政府、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盐碱地现代农业、农业先进技术研发应用、乡村振兴成果转化等。在脱毒生姜和苦瓜、葡萄等经济作物育种方面为47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或指导,其中潍坊36家。


  依托科研平台和人才资源优势,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搭建起科技创新与培训交流平台,举办峡山科学会议、分子育种研修班(MBA)、学术讲座等,累计培训现代农业领域科技人才2000余人次。与10所中小学共建科普实践基地,开展进校授课、送技下乡、农科开放月等系列活动,着力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