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北京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讨会举办18场学术报告共话现代农业前沿技术
2025-01-15
本报潍坊讯 1月11日至13日,第六届北京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举办。此次会议聚焦现代农业生命科学与生物育种技术前沿进展,探讨将先进科学技术融入农业生产、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的实践之路。
研讨会由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邓兴旺、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黄三文三位顶尖专家发起。汇聚了众多从事农业生物学、农业基因组学、农业育种研究的知名学者专家和青年才俊,深入研讨和交流了现代农业生命科学与生物育种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会上,来自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多个单位的相关课题组,围绕“作物性状的遗传基础”“作物基因组学”及“植物与环境互作”等课题,进行了18场精彩学术报告。
记者注意到,台上的报告人很多都是青年教师或学生博士后,其中不乏“00后”。他们不仅是当前农业科研领域的新生力量,更是未来推动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储备。“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给研究生、博士后和青年学者创造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将来能够充实到全国的各个教学和科研岗位。”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主任邓兴旺教授说,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重大科研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选拔和培育农业科研人才的重要机会。邓兴旺告诉记者,前五届研讨会中已有不少年轻学者凭借出色表现,在各地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中担任研究员或教授,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悉,与往届在北京进行的纯理论研讨不同,本次会议选址农业实践前沿的潍坊,让与会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将有助于他们更具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这次不仅了解到了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这些报告还引发了诸多思考。”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研究员陈苑期待,能够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民众生活中的实际利益,让老百姓真正受益,吃得健康、美味且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