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时盛:探索者,不孤单

本人男,1985年9月19出生
 
来自福建省闽清县池园镇的一个小村庄
 
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我学的专业是生物技术
 
我将努力工作,刻苦钻研
 
学好专业知识,投身中国农业建设
 
为我们国家的三农事业出一份力
 
让无数像我父母这样的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2005年国庆节这一天,陈时盛把理想写在了纸上,20岁的他还不知道,写在入党申请书上的一字一句,会为他的科研之路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锈病,是一种麦田常见的病害,一旦发生,轻则减产,重则绝产!而这,正是陈时盛和他带领的年轻团队面对的强硬敌人!
 

 
 
     在潍坊市峡山王家庄街道红庄子村,麦田正在经受锈病的考验,陈时盛和团队成员来到这里,给村民讲解麦田锈病的防控。这种场景,几乎是陈时盛和他的团队成员,与外界唯一的接触,其余时间,他们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试验田。
 

 
欧美有个口头禅叫做 rust never sleeps
 
意思是锈病永远不会睡觉
 
它的进化速度非常快
 
需要我们是不停的去挖掘新的抗原
 
或者更有益的抗源

 
     在全天候植物生长间,小麦一年可以生长四代,科研的在这里得以加速推进,这也让陈时盛和他的团队成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泡在实验室。
 
                      陈时盛在全天候植物生长间给小麦去雄

     陈时盛回国前,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做博士后,实验室在全球小麦抗病基因研究领域排名前三,在那里,陈时盛每天至少有十四五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


 
我们做小麦功能基因以及遗传这个领域
 
我的导师应该是全球数一数二的
 
他是沃尔夫奖获得者,算是农业领域的诺贝尔奖
 
从他那身上学了对科研的执着和热爱以及严谨
     科学没有国界的差别,科学家却有家国的归属。2018年底,收到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的邀请,陈时盛没有任何犹豫就回到国内,来到潍坊峡山区,严谨、勤奋的科研精神也被带到这里。
                       图:陈时盛跟团队成员讨论课题

     陈时盛科研团队的博士后李洪雨说:“陈老师的状态,半夜两三点,我们达不到他那种状状态,觉悟不够高。”
 
     “觉悟不够高”是一句玩笑话,但从中能够感受到陈时盛的科研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在感染着他带领的团队。     
 
                       图:陈时盛团队开课题进度会

     课题进度汇报,每两周一次。争论时常出现,算不上剑拔弩张,但相当严肃。陈时盛的团队主要从事小麦锈病基因的挖掘,团队10个成员,每人承担2到3个课题已经很不轻松,而陈时盛却要对20多个课题,都做到了然于胸。
                       图:在课题进度汇报上,陈时盛比生活中要严肃的多

觉得自己身上可能会有一份责任
 
觉得自己是个党员
 
更多时候、好多事情
 
还是应该起到表率作用或者走在前面
     团队承担的二十多个课题,陈时盛要把握大的方向,到了关键节点该怎么做、细节的处理,什么时候发表成果,都是他要考虑的问题。团队成员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也都会找到陈时盛,一起讨论解决。
 
                       图:晚上10点,陈时盛的团队还在工作
 
在西北西南地区,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压力是非常大的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些好用的基因,或者有益的基因
 
在农业生产上应用,会非常有帮助

 
     在常人看来,陈时盛他们的工作深奥而枯燥,试验田、实验室、会议室、办公室,四点一线,是他们的日常。陈时盛说,科研有进展带来的成就感,让他们丝毫不会觉得工作枯燥。
我们特别希望地里面
 
农民能种的材料都是抗病的,不得病
 
让他们能增产,能多收入
 
希望我们中国人的饭碗里面装的是我们科技工作者
 
通过努力育出来的高产优质多抗的小麦
     这是科研工作者的心声,他们可能不善于表达,但却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实验中。
 
                        图:陈时盛带领的科研团队

     陈时盛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岁,最年轻的科学助理1995年出生,脱下实验服的他们,散发着朝气蓬勃,穿上实验服,严谨的科研态度又让他们显得少年老成。

     1995年出生的科研助理沈涛,对每天干到十一二点的工作状态不以为然,“干一行爱一行吧,就像你们一样,是吧。”
 
      团队博士后李洪雨说:“我觉得是乐在其中的,就是愿意去干,就有说觉得很苦啊什么的。”
 

 
     在陈时盛的影响和带动下,团队10个年轻人,已经有4名党员,还有4人今年写了入党申请书。他们像陈时盛一样,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希望能够发掘更多的小麦锈病基因,为中国三农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